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华讯体育 > 体坛要闻
投稿

太极英豪:太极名师玉中梅与她的武氏太极文化

2017-09-10 18:46:57 来源:河北商网 作者: 责任编辑: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太极拳的核心思想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通过对万物相生相克的理解,太极拳重在表现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并希望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和谐。太极拳不是进攻性拳法,其主旨在于提高人的个人修养,达到身体各部位,身体与内心,人与自然的和谐。

  1949年后,太极拳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玉中梅,42岁,河北永年县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自13岁起随太极大师胡凤鸣习练武式传统太极拳、剑、刀、扇及太极推手,研习太极文化近三十年。

  通过几十年潜心研磨,她对太极文化总结出自己独到见解:“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孟子就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述。基于此,“贵和尚中”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也正是她热爱太极的所在。太极拳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确很深,它代表着东方文化,《太极拳论》指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极,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动静之美感,是太极拳的精致巧妙之处。

  观玉中梅的太极,融武术、哲学、医学、养生及其他理论精华于一身。“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太极拳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就是把“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到拳理和拳法中,从而达到逐步完善。太极拳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和谐,所以“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哲学中最基本的观点,而且也是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其套路的动静、虚实、开合、刚柔、轻重、蓄发、进退等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 她通过长期修炼,使人达到“天人合一、内外和一、形神合一”的最佳境界。

  让玉中梅迷恋太极文化还有一个理由,她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为养身的最终目的。《太极拳解》中“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就是说意为神之用,意到则气到,故“意、气”是沟通“形、神”的着手处。太极拳主“身心合修”,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念造型”使意在形先,意领气,气催形为入手方法,达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而成形神合一的混元整体状态。精气神具有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功能动力、精神主宰三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张景岳《类经》,引申出以精气神为基础的合于天道的生命本质观,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调摄情志、形神共养等生命养护的方法。玉中梅的太极拳的深层内涵体现了自然生命精神,富含韵味无穷的生命意境,“形韵—意,韵—神韵”构成了太极拳生命意境的三层次理论,映射出曲径通幽的意境神韵和自然生命哲理底蕴。

  玉中梅的太极拳尊崇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 ,太极拳充分吸纳传统养生术的精华融入拳架之中,胸腰折叠,内气鼓荡,“沿路缠绵,静运无慌”,生生不已,自强不息,通过意养于拳,使体内水火交融、阴阳平衡,生命质量得到全面有效提高。她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将气与心结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的基础,蕴含着生命本原论和道德精神论。玉中梅重视物体的对称平衡之美、圆弧螺旋之美、中正安舒之美,乃至气势之美、神韵之美、意境之美。功夫不负有心人,玉中梅通过几十年的太极研磨,在国家和国际太极拳比赛中荣获数枚金牌、银牌、铜牌和多项一、二、三等大奖。

  1991年至1997年连续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交流大会,荣获比赛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2枚;

  2002年始加入太极教练行列,在武氏太极学校出任教练;

  2006年始,连续参加3届世界太极拳运动会,又荣获世界太极拳运动会金牌5枚、铜牌3枚;

  此后,玉中梅成为太极界名师,多次出任国内各地太极拳年会比赛裁判。由教练员变太极名师、由运动员变裁判员,玉中梅在国内太极拳界暂露头角。

  自2002年起至今多次陪同胡凤鸣老师为国家和省市级领导来广府指导工作的接待表演。多次接待海外友人来广府参观交流表演。

  2006年5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同年10月接受CCTV ---1采访录影。

  2007年接受CCTV--5太极拳、剑的录制。

  2008年3月15日参加中国和新加坡首届民间太极拳交流大会。

  2010年接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中心的录制采访,

  2012年5月—8月三次接受中国摄影家协会采拍录制。

  2013年在永年县武术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2014年在邯郸市太极拳运动展示大赛拳、剑获一、二等奖。

  2014年2月“农信杯”第八届永年太极拳年会上任裁判员。

  2016年邯郸市太极拳展示大赛获一、二等奖。

  2016年在广东省中山市武式太极拳社任副总教练。

  在诸多荣誉面前,她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世界瑰宝,而武氏太极文化是其中之一,我要继续研练,传承下去……

  (文/周艳超)

文章来源:河北商网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华讯头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华讯头条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10-59447868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人员公布 | 联系我们
华讯头条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