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头条陕西讯(拓小伟摄影张雄张雪)第二届陕西省丝绸之路“学者论坛”,全面深化陕西省经济调整举措,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为实现全民小康生活,榆林市委市政府实行经济转型升级,结合榆林市特有的地方资源进行了实地参观论证研讨:“(新能源开发)、(农业开发)、(旅游业开发)”。
2017年11月17日上午9点,各专家学者来到了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石峁遗址进行了实地参观。
石峁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年左右,于1976年被发现,后考古专家发现了大量的房址、灰坑以及土坑墓、石椁墓、瓮棺葬,玉器、墨玉和玉髓,发现有刀、镰、斧、钺、铲、璇玑、璜、牙璋、人面形雕像等。其中,在出土的大量玉器中,玉人头像价值最高。
石峁石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墙体残长2000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墙体残长2.84千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其规模远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等已知城址,成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个。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组们分别对石峁遗址未来旅游业的开发和遗址保护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为石峁遗址文化旅游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指导。
上午11点结束了石峁遗址的参观来到了佳县白云观,观摩了道家文化与白云观内的古建筑和佛像壮观景色。
白云观中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又被称为白云庙,位于陕西省佳县境内的白云山上。白云道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6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修,并加以扩建,建筑面积8.1万多平方米,大小建筑400余处,殿堂、楼、阁、洞、祠等建筑50多座。观内有叙述道教、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等彩色壁画1590余幅。有碑刻100余块,匾额50余块,保存有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神宗皇帝给白云观颁发的圣旨一道,赠送的(道经)一部和御书的“白云胜景”匾额。
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榆林市旅游局的重头戏,如何突破旅游业的新起点,也是榆林市旅游局在致力调整和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的把脉会诊下,榆林旅游业有望迎来新突破。
追寻陕北民俗文化的根脉,体验淳朴厚重的乡村文化。下午4点,专家学者们一同体验了民俗文化乡村赤牛坬的本土风情。赤牛坬位于佳县城南40公里的黄河近岸,绵延八百年,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村内设有民俗博物馆展室68个,展品5万余件。大型民族舞台座落在村广场外,上演着国内首部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是以陕北农耕文化为主题,以半山半水为舞台,犹如一幅大笔泼墨的民俗画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一场不可多得文化盛宴。
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业,打造最美乡村以旅游带动地方经济;以旅游脱贫致富已成为百姓未来的致富之路。在各专家的指导下榆林乡村旅游业也有了新思路、新出路。
11月18日上午专家组们来到米脂县杨家沟村毛泽东革命旧居地,专家学者们身着革命服装体验了老一辈革命家们转战陕北的场景(十二月会议)。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领以“亚洲部”为代号的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时进驻杨家沟,在此领导和指挥了西部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二月会议”和高级军事会议,从而使杨家沟在全国知名。杨家沟革命旧址由毛泽东、周恩来旧居、十二月会议旧址及高级军事会议旧址等部分组成。
参观行程结束后,榆林学院领导以及各单位代表和海内外专家、学者们分别在石油宾馆会议和佳县赤牛坬会议,就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从榆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定位、基础旅游设施建设、宣传策划等深度融合发展,提出新思路、新方向、新目标,为加快榆林市全域旅游业的发展,专家们献言建策,结合地方特色量身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