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大附中语文学科 李兵军
华讯头条(云南)邱玉兰讯:学科组是学校进行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基本单位。2017年之前,学校和集团实行的是扁平化的级部管理体制,
强化了级部管理功能,却弱化了学科组的教研功能。这样的格局,似乎井然有序,但却潜隐着一些问题。现代高中要面向大学,面向未来,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假如大学不设学院,也设大一级部、大二级部会是怎样?那就是没有学院系科的运行机制,就没有了学科建设,学校
也就失去了学术发展的动力源!大学如此,中学尤其如此!所以,有一点必须明确:现代高中发展需要学科的轮子,再也不能变成依赖行政
运行的独轮车子。要改变过去那种学科主任可有可无的现状,找回学科主任,找回学科研究氛围。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271教育学科建设应运
而生,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曾经的学科主任可有可无,对学科主任的要求也就可有可无了;然而面对新的形式、新的局面,学科主任的位置得
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学科主任的要求也上升了好几个台阶。面对“突如其来”的变革,面对着肩上沉甸甸的重担,面对新一轮的课改,我们
这些新生的“事物”又该如何面对呢?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名执着的学习者,努力提升自己、强大自己,让自己强大到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未来不是简单地存在于时间的延长线上,它常常意味着对现实的突破。作为学习者,我们既要以未来为坐标,又要以当下为起点,教学要在熟
知学情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学习也要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计划,也就是首先要明确我在哪里?要明确学校对学科主任的要求是什么?首先
是全组老师情感生活的贴心人,而非行政领导,要用自己的情感力量把全组老师凝聚起来;其次是学科建设的领袖,具有组织、协调、领导的人
格魅力;再次是本学科的权威、学术的标杆。以此为参考,发现自己在凝聚力上,目前只能凝聚起核心团队成员,还不能把所以老师都凝聚在自
己的周围,尤其是新老师,关心过少,还没能真正做到交心的地步,大家的交流还停留在业务往来上,还不能做到成为每一位语文同仁的专业伙伴和
人生知己。就感召力而言,组织和协调两方面可以给自己打一个及格分,能够很好地组织老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的研讨等活动,也能够在学校层面的
大活动中很好地协调各个年级,让大家都参与其中来,并且人人都是主人翁。但是在领导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关键在于自身的人格魅力还远
远不够,不能真正成为团队主帅,学科领袖。语文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课程,没有边界可言,可以说能力有多大,水平有多高,语文课程就有多
宽广。很多时候,面对自己未触及的领域,还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还需要去现学现卖。来到最后的影响力,自己目前离教学专家和学科权威的还
有不小的距离,对教学只能说有一定的浅理解,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做不到真正的专家型教师,充其量也就是个成熟型教师。
至于学科权威,在学校和集团学科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这个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没能走出271,在271之外的领域还没有形成任何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就目前自己的现状而言,就学科主任这“三力”来说,凝聚力基本达标,感召力只能算是及格,而影响力可以说还没开始,是目前自己
和整个农大附中语文学科组最薄弱的一个版块。只有认清了现状,才能知道努力的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光谈大原则,就会变成空谈;如果将目光仅仅投注在实际事物上,就会迷失方向;哪怕是最微小的行动也应和终极目标联系起来。只有不让
遥远的地平线从视界中消失,我们的脚磁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所以,我们在明确了自己的现状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对“我要去哪里”“前方的
站点在哪里”的回答,既要清楚自己自己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更要明白自己的终极目标在哪里。我工作时日尚短,很多方面有待学习和提高。
我不敢妄言在三年或五年之内成为名家。但成才之心决不可无。正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就最现实方面而言,摆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四大板块,
研究教育哲学,未来成为一个理论家;研究教育课程,未来成为一个课程专家;研究教育课堂,未来成为教学专家;研究教育管理,未来成为管
理人才。首先,管理非我所愿,第一个排除在我的规划之外;其次课堂教学非我所长,也不是我未来主攻的方向,做到合格就行;剩下的就是教
育哲学和教育课程了,其实这二者是异曲同工,都是走理论研究这一方向,是往教育专家前进的,虽然这是一条道阻且长之路,但只要是我心所愿,
就当为之奋斗,哪怕不能到达重点,也是一直在筑梦路上,毕竟只要出发就能遇上庆典,过程本身就是庆典。综上,我对自己“要去哪里”“前方
的站点在哪里”的回答就是,我最终要达到的一个高度就是做一个教育教学研究的专家,而前方的第一个站点是本学期完成3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并能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对语文学科课程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了解;第二个站点就是本学年结束,完成不少于10篇教育教学的论文,对12
年的语文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对课堂和课程都能构建出自己的体系,最终构建出语文学科的四大体系;第三个站点就是三年以后,能出版一本
有关自己教育教学随笔和论文集,形成自己对语文教育的初步理解,并能出版发表,在昆明市甚至云南省有一定的影响力。要定目标不放松,相信
多年以后再回首,自己一定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自己也会做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人。
综合上述的个人现状和下一步发展规划,我接下来发展的总目标是做一名执著的学习者,不仅为了个人的发展,也希望藉此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
回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回到教育的原点,增加新的色彩。武者拳不离手是专业生活习惯,歌者曲不离口是专业生活习惯,读书人手不释卷也是专业
生活习惯!教师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专业的艺术活动,我们要让理论学习,课程研究,课堂实践成为我们的专业生活习惯。这也是我对
“我将怎样行走”的选择,从理论、课程、课堂三条路通向自己最终的远方。首先是课堂研究路径的设计,接下来努力的方向是以“五种课型”
为牵手,阅读3—5课堂方面的专业书籍,最终形成一篇以“大单元教学下五种课型的设计与实施”为题的研究性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在本
学期结束前完成,力争在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最终让“五种课型”在实践中成型,在理论上成熟,成为自己课堂研究的一大成果,并在教学实践
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同时,能在学科组内推广,借其他老师的手来帮助自己完成研究成果。要把自己教学实践和其他老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加入
其中,三年之后,围绕“五种课型”形成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资源库,成为自己第一本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课程研究路径的设计,
课程研究就目
前自己的研究水平而言还不是通过一个“大单元设计”来完成对十二年语文课程的整体研究,首先分成三块来研究,第一块是“高中专题研究
设计”,第二块是“初中主题单元设计”,第三块是“小学群文阅读设计”。完成的时间也要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本学期结束完成第一板块
“高中专题研究设计”的论文,不少于10000字,达到发表标准,并开始思考“初中主题单元设计”;第二步是利用寒假时间完成第二板块
“初中主题单元设计”的论文,
不少于10000字,达到发表标准,并开始“小学群文阅读设计”的构思;第三步是下学期完成第三板块“小学群文阅读设计”的论文,
、不少于1000字,
达到发表的标准。最后,再用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对“三部曲”做一个总结,弄明白每个阶段都要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
每个阶段要
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初步围绕“读、写”形成自己的“十二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并围绕这“三部曲”搜集整理自己的资料,
形成课程资源库,三年后成为自己第一本著作的第二大部分。最终走向理论研究的设计,没有理论指引,教师无法走得长远,离开了理论,
我们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教书匠,对一个有追求的教师而言,系统的理论学习是相当必要的。所以,只有把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我们才算是真正进入了研究型教师的行列,经验能帮我们取得短暂的成绩,但不能帮助我们实现长远的发展。作为未来
教育家,我们必须要有理论的高度,但是理论是一个漫无边际的东西,尤其是语文教育学,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教育教学思潮,很多时候都在感慨,
我们的学习永远赶不上新思潮的出现。除了做一个执着的终身学习者,我们别无选择。在教学中,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缺乏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
教师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灌注情感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一旦上升到一个高度,就会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教学理论的学习,可以
扩大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反思力,并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反之,教学实践又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当教师发现教学实践与理论不相符时,
应先反思自己教学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因素,若确信无误,也可对理论产生怀疑,并向理论的提出者挑战,共同探讨。这样,我们才真正算得上是
“学者型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
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但是作为学科主任,我们自己首先不能被“迷雾”给罩住了双眼,我们首先要为学科组的老师摸索出一条理论学习的轮径,也是自己理论学习
研究的路径,即找到语文学科系统的理论学习路径。这方面,目前自己的研究还不到位,仅仅就自己所理解的范围对自己定下一个计划,在以后
成长学习中不断的提升改进,第一步,阅读教学实录的著作,明确教育叙事如何书写,例如以《十大名师教老王》为代表的同课异构教学实录;
第二步,阅读案例研究的著作,也就是专项研究著作,明确如何设计案例研究和专项突破,例如王荣生教授的《散文教学如何教》、
《小说教学如何教》、以及不同类型的专项案例研究等等;第三步,阅读不同名师的成长传记,重点阅读不同教师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反思与改进,
了解教学反思的意义及真正的教学反思如何去写,例如魏书生、钱梦龙等大家的成长专辑,于漪老师的“情境教学三部曲”等等;第四步,
阅读相关课堂课程的理论著作,尤其是本学科具有代表性的课程课堂教学理论,对本学科课程课堂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尤其要研究语文三老的著
作,从根上去把握恩学科的本质;第五步,阅读以海德格尔的《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什么》等为代表的教育哲学方面的书,去追寻教育的本质,
从最高点去俯瞰教育众生,这是理论学习的最终境界,也是最难实现的层级。当我们按着这“五部曲”开始我们的系统理论学习的时候,我们也就
明白了语文教师成长的专业路径,我们做到了以上的五步,我们也就从一个普通教师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迈进了。综上,就是我设计的三条
通往自己的诗和远方的技术路劲。
总之,无论是对自己现状的分析,还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而或是对自己成长路径的设计,都离不开阅读和写作支持保障,对语文教师而言书
不离手、笔不离手就是我们专业生活习惯。这是对“需要什么”的思考,就是为自己实现目标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管道”,这个“管道”就是做
一名执著的终身学习者,就是做一个终身阅读者,就是做一个负责任的表达者。作为成长中的语文教师,最好的支持保障,最好的成长“管道”就
是阅读与写作,也是唯一的支持保障,唯一的“管道”。当然这背后就是作为一个执着的终身学习者的信念支撑,力争最后能够上升到一种信仰!
明确了“我是谁”“我在哪里”,定下了“我要去哪里”“前方的站点在哪里”,设计了“我将怎么走”,清楚了“需要些什么”,往后的岁月,
就是一个执着的终身学习者禹禹独行的背景,成长的道路是艰辛的,研究的道路是孤独的,不经九九八十一难取不了真经,为了自己心中的诗和
远方,抛弃那一百个放弃的借口,只为自己找一个坚持的理由,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管道”,那就是学习、执着学习、终身学习,那就是一直在路上!!!
学不可以已。其实,不断地拓宽学习的领域,不断地加深研究的深度,不断地吸收思考与实践的精华就是我的学科主任对自己未来发展规划的最朴
实表达。在我的学科组里,浓烈的书香气和活跃的研讨氛围,时刻激励着我去践行诺言——做一名执着的学习者,不仅为了个人的发展,也为了还
原语文教学的本色。我的努力将如何被评价,交给时间和实践,也交给多年以后的自己。但是,在践行的过程中我要时刻牢记:学生的进步代表了
我的发展;老师的成长反映出我的付出;语文学科被还原出来的本色和新增的色彩,尽管可能只有一抹,也展示着我的努力;对社会对语文学科和
教师的重新定位,尽管过程会比较漫长,也标志着我的发展规划不仅只是成就了我个人。
为这,我将做一名执着的终身学习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